(IC photo / 图) 近日,7-11便利店在广州开出全国首家小食堂。 据了解,该门店在原来便利店的基础上将热食区域放大,同时新增堂食用餐区,目前,门店最多可接待16-20人,主打现制、现烤、现炸的产品,售价从6.9-22.9元不等。 作为城市生活的“24小时补给站”,便利店正悄然发生变革。一股“便利店+小食堂”的新兴潮流正在蔓延,打破传统便利店仅售卖即食品和快餐的模式,转而提供更加多样化的现场烹饪服务和堂食体验。 便利店为何开起小食堂?是否有竞争优势? 从热食区到小食堂 在开设小食堂之前,大多数连锁便利店都有热食区。提供即食食品是便利店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便利店区别于传统的杂货铺很关键的一个点。 很多便利店出售盒饭、饭团、三明治、关东煮等即食食品,并在门店内提供微波炉加热服务,允许顾客自行加热店内购买的冷食,很好满足上班族和学生等人群的饮食需求。 热食区,一直是便利店的核心竞争力。 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人们往往寻求快速、便捷的餐饮解决方案。便利店通常位于社区、商业区、办公区等人群密集的地方,让顾客可以很便捷享受到关东煮、包子、盒饭等“即时食品”,节省了时间和精力。 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夜间的热食供应能吸引夜间工作者和晚归人群。寂静深夜,热食给予加班族的不仅仅是食物本身,还有一种温馨、舒适、放松的用餐体验。 提供热食服务,让便利店在与传统杂货店或小型超市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同时,热食区的销售通常具有较高的利润空间,可以为便利店带来更多元的销售收入。 而今,越来越多的便利店将热食区升级为小食堂,提供的不仅仅是一些“即食食品”,也有现制、现烤、现炸的产品,还提供更为宽敞的堂食区。 这种转型升级,是便利店应对激烈市场竞争所作的一种努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我国的便利店市场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品牌进入,如7-11、全家、罗森等国际品牌,以及美宜佳、易捷、天福、昆仑好客、红旗连锁等国内品牌。这些品牌在市场中相互竞争,争夺市场份额。 根据《2023年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2022年,在渗透率方面,中国大陆便利店覆盖人数为4751人/店,相比2021年(7033人/店),渗透率得到提高。 如果对照日本、韩国或者中国的台湾地区,中国大陆的便利店渗透率似乎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日本便利店覆盖人数为2204人/店,中国台湾为1701人/店。但这并不必然意味着中国大陆的便利店发展空间更大。 根本原因在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在便利店上附着太多功能,缺少了便利店,可能生活就没法运转,然而中国大陆并不存在这样的情形。 比如,在中国台湾,除了商品销售,便利店还提供一系列生活服务,包括但不限于ATM取款、水电煤缴费、快递收发、票务代理(如电影票、演唱会门票)等,几乎涵盖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需求。但对于大陆老百姓而言,微信或支付宝可以让人足不出户就实现大多数功能,快递可以送货上门或者无处不在的菜鸟驿站都能满足需求。 中国大陆的便利店,并非不可取代的生活服务中心和社区中心,便利店就只能在便捷性和价格方面进行竞争。随着租金、人力成本的上升,便利店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盈利压力,为了吸引顾客,一些便利店陷入了商品价格战。低价竞争导致毛利率下降,难以盈利。 各品牌为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采取差异化策略。将便利店的热食区扩展为小食堂就是一种尝试,以此区别于其他仅提供预包装食品的便利店,形成竞争优势,吸引更多追求新鲜饮食体验的顾客群体。 小食堂前景几何 便利店将热食区拓展为小食堂,确有其“天时地利”的优势,也有可见的利好。 首先,这是充分利用便利店现有资源。便利店通常位于人流密集的地点,如商业区、学校附近、住宅区等,这些地点本身就具有较高的餐饮需求。便利店通过利用现有的地理位置和人流量,以及已有的热食服务,可以有效地开展餐饮服务。 上班族对于餐饮的需求,既要求便捷,也要求丰富、多样、美味,传统便利店的即食产品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所有顾客的需要。通过开设小食堂并提供现做、现烤、现炸的热食,便利店能够更好地满足顾客对于新鲜、多样化的餐饮选择,提升顾客体验。 增设堂食用餐区鼓励顾客在店内消费的同时也在店内就餐,延长顾客在店内的停留时间,可促进顾客在店内进行额外消费,也增强顾客对品牌的忠诚度和黏性。 现在的关键是,便利店的小食堂要如何与各类快餐店形成竞争优势? 便利店24小时营业是一个优势,全天候服务为顾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特别是对于需要夜间用餐的消费者来说,便利店成为一个可靠的选择。 仅有这一点是不够的。上班族选择美食,往往看两点:是否有性价比,是否好吃。 从理论上讲,便利店在这两方面都有优势。相较于大型快餐连锁店,便利店小食堂的运营成本更低,小食堂只是便利店原有业态的延展,并非新辟店面,也无须特别招聘很多服务人员。低成本运营使得便利店小食堂在价格上具有更大的灵活性。譬如7-11小食堂的售价在6.9-22.9元不等,这种价格区间比较亲民。 从美味角度看,便利店可能很难匹敌过专门门类的快餐店,比如便利店卖的汉堡很可能不如肯德基麦当劳好吃,但便利店的优势是,因为它的灵活性,更易于尝试新的餐饮概念和产品,快速响应市场变化。 小食堂可以作为一个试验田,根据季节、节假日或特殊事件调整菜单,推出限定产品,保持顾客的新鲜感和好奇心。同时,根据顾客的反馈和市场需求不断调整菜单,保持产品的新鲜感和多样性。 由此可见,便利店开设小食堂具有便捷性、营业时间长、价格亲民、商品组合多样化、低成本运营以及适应性强等优势,它们使得便利店小食堂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便利店小食堂,亦有助于提升顾客的整体购物体验,进一步拓展便利店的服务边界,实现业态升级。便利店小食堂能否在实践上成功,只能拭目以待了。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