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05tl综合导航功能版

当前位置: 05tl综合导航功能版 > 资讯 > 文章页

盖政发〔2024〕9号:盖州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盖州市2024年绿色种养循环农业 试点县实施方案》

时间:2025-05-19 20:35来源: 作者:admin 点击: 15 次
盖政发〔2024〕9号:盖州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盖州市2024年绿色种养循环农业 试点县实施方案》的通知

 

 

 

 

 

 

一、基本情况

(一)耕地情况

1.种植业情况

盖州市种植业主要以玉米、水稻及果蔬为主。盖州市耕地面积为60余万亩,粮食播种面积不低于45.45万亩,其中玉米37.8万亩、水稻3.22万亩、大豆2.56万亩、油料作物0.11万亩,薯类及杂粮1.87万亩。2023年,盖州市粮食产量达到18.31万吨,同比增长2.33%,产量历史最高,粮食生产实现“六连丰”。其中水稻产量1.63万吨,平均亩产598.5公斤。玉米播种面积38.32万亩,产量15.72万吨,平均亩产410.26公斤。大豆播种面积2.55万亩,产量0.59万吨,平均亩产231.37公斤。水果产量89.63万吨,同比增长5.1%,蔬菜产量37.6万吨,同比增长5.2%。

2.养殖业生产情况

全年肉产量17.93万吨,同比增加6.22%;蛋产量(鸡、鸭、鹅)4.22万吨,同比增加1.65%;奶产量0.079万吨,同比减少8.99%。肉蛋奶产量达到22.22万吨,同比增加5.26%。

2023年全市牛存栏3.59万头,年出栏3.73万头,牛肉产量0.63万吨;猪存栏23.03万头,年出栏25.57万头,猪肉产量2.05万吨;羊存栏73.25万只,年出栏41.46万只,羊肉产量0.62万吨;蛋鸡存栏345.73万只,年出栏206.66万只,蛋产量4.05万吨,蛋鸡肉产量0.41万吨;肉鸡存栏917.91万只,年出栏6747.69万只,肉鸡肉产量14.17万吨。盖州市按照“品种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模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的要求,不断加快结构调整、产业提档升级,加快畜禽规模养殖场标准化进程。全市畜牧业呈现持续良好发展态势。

3.有机肥资源状况

(1)畜禽粪污资源

2023年盖州市畜禽粪污产生量总计191.5万吨。盖州市畜禽粪污处理方式以堆肥发酵还田为主,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

(2)农作物秸秆资源

盖州2023年秸秆理论资源量16.3万吨,可收集量14.2万吨;秸秆利用量13.8万吨。

二、创建基础

(一)化肥减量增效工作持续推进

盖州市积极推进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工作,利用以点带面的模式,推广水稻缓控释肥料轻简化施肥技术,水稻配施有机硅施肥技术,玉米缓控释肥料一次性施肥技术,玉米生物有机无机配施施肥技术等。持续推进化肥减量增效,减少不合理化肥投入,稳步提高化肥利用效率,助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建设化肥减量技术服务示范片4个,面积为2万亩,其中玉米1万亩,水稻1万亩。

盖州市农业服务中心的农业技术推广科近三年以化肥减量增效工作为重点工作,每年设有田间试验,包括蔬菜“2+X”、肥料利用率试验、肥料校正试验,试验对象以大田的玉米和水稻为主,每年在全市范围内采集土壤样品,进行土壤检测,包括土壤有机质、速效钾、缓效钾、pH、全氮等。探索了适宜盖州市的施肥新技术、肥料新产品和施用新机具等,集成示范“三新”技术模式,围绕逐步构建现代科学施肥技术体系,持续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控制化肥施用总量,为稳粮保供、绿色发展、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二)种养结合体系基本健全

盖州市畜牧业发达,年产生粪污量191.5万吨,对应设施种植业和葡萄等水果产业,畜禽粪污已得到初步应用,农民已习惯性利用田间堆沤等方式利用有机肥,保证了目前土壤可持续高效利用和畜禽粪污消纳。

盖州市牢固树立“发展生态农业,防治面源污染”的观点,着力打造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大力实施种养结合的循环生态农业,以龙头企业、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为主体,通过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大力推广种养结合循环模式,逐步建立起了“以地定养、以养肥地、种养对接、就地消纳”的种养循环体系,打造现代化高效绿色循环农业。充分利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的建设成果,建立健全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长效运营机制。破除种养分离壁垒,畅通种养结合路径,规范液体粪肥施用,培育粪肥还田社会化服务组织。

(三)畜禽粪污处理设施配套齐全

盖州市共有规模养殖场139个,已全部建成粪污处理设施,并能够有效运行。共建设污水贮存池9954立方米,堆粪场48962平方米。规模化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已达到“三防”功能,养殖场粪污存储能力与养殖场养殖规模相匹配,实现粪污自然堆肥需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盖州市2022年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得到省厅批复并开始组织实施,三处有机肥生产中心和一处散养密集区粪污收集中心正在建设中。

(四)粪肥还田主推技术模式成熟

盖州市采取的粪肥还田利用的主要技术模式为堆肥发酵技术模式。以“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为路径,根据规模养殖场(小区)的存栏规模,分别建设与养殖规模相适应的粪便堆放发酵场、污水贮存池,并通过粪污贮存池和堆粪场对粪污进行全量化收集。粪便肥料定期搅拌发酵腐熟,杀灭病原菌、寄生虫卵、消除恶臭。在施肥季节通过运输设备将粪肥施用到周边可消纳土地(农田、果园、林地)或出售给粪污经纪人。污水肥料化利用模式是进行集中收集,干湿分离,养殖污水通过粪污贮存池进行无害化处理,通过吸污车施用到农田。基本形成场区“小循环”、区域“中循环”、市域“大循环”的发展模式,构建起全覆盖、全收集、全处理、全利用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体系。

三、实施内容

(一)布局规模

以规模养殖场(户)为中心,以水稻、葡萄和玉米为重点,按照典型引领、示范带动、集中连片、整体推进的原则,在陈屯镇、榜式堡镇、高屯镇、团甸镇、青石岭镇、梁屯镇等畜禽粪肥资源丰富、种植产业优势大、畜禽粪污还田设施完备、群众参与积极性高的6个镇建设绿色种养循环农业示范片10万亩(具体布局见附件2),主推堆肥转运还田模式,施用作物主要为水稻、玉米、葡萄。

(二)创建内容

1.粪肥还田

堆肥还田:由盖州市本区域内农业企业(不含养殖企业)、农民专合社等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堆肥转运还田10万亩,需要肥料检测。

2.田间试验、效果监测等基础性工作

建立粪肥还田试点效果监测点20个(水稻10个、葡萄10个),项目实施前后分别取样化验,跟踪监测不同还田技术模式、不同施用量对土壤理化性状、作物产量、农产品品质、经济效益影响等情况,对比分析粪肥还田在化肥减量、地力培肥和产业提质增效等方面的作用。

建设田间试验点3个(水稻2个、葡萄1个),每个试验设空白对照、常规施肥、化肥优化施肥、有机无机配合施肥等处理,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科学确定还田量和替代化肥比例,集成具有本地特点的有机肥施用技术模式。

3.标识标牌建设和技术培训

(1)分作物在项目核心示范片醒目位置按要求规范设立项目标识标牌5个(水稻1个、葡萄3个、玉米1个);

(2)关键农时季节邀请专家开展集中技术培训,组织种植大户、专合社、家庭农场和农户到核心示范片现场观摩,全年组织学习交流活动8次以上。

4.强化肥料质量监测

严格按照《有机肥料》(NY/T525-2021)和农业废弃物堆沤肥料生产技术规程(DB21/T3419-2021)标准开展商品有机肥和堆肥抽样和检测,还田施用时的砷、汞、铅、镉、铬、粪大肠菌群数、蛔虫卵死亡率等限量指标应符合要求。

5.构建粪肥流向可追溯管理系统

建立畜禽粪肥流向追溯系统,实现粪肥收集、粪肥检测、粪肥施用区域与主体、应用作物与数量等数据入网。

6.第三方核查

委托第三方开展禽粪肥收集、处理、施用、还田数量和面积等多方面核查。

(三)技术路径

项目推行养殖场(户)+社会化服务组织+种植农户的堆肥就地就近转运还田模式。

玉米、水稻:农业企业(不含养殖企业)、农民专合社、村集体经济组织等社会化服务组织自行建设粪污收集、处理、储存设施,自行购置或租赁粪肥专用运输车辆和施肥器械,从养殖场(户)收集经干湿分离处理后的粪污充分腐熟后通过车辆运输至田间地头施用,养殖场(户)、种植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组织三方共同订立畜禽粪污收集处理和还田利用协议,财政项目根据还田面积和转运距离对社会化服务组织进行补助。

葡萄:农业企业(不含养殖企业)、农民专合社、村集体经济组织等社会化服务组织自行建设粪污收集、处理、储存设施,自行购置或租赁粪肥专用运输车辆和施肥器械,从养殖场(户)收集经干湿分离处理后的粪污充分腐熟后通过车辆运输至田间地头,由种植主体自行施用,养殖场(户)、种植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组织三方共同订立畜禽粪污收集处理和还田利用协议,财政项目根据还田面积和转运距离对社会化服务组织进行补助。

(四)主要目标

2024年,集中连片打造绿色种养循环农业示范片10万亩,扶持培育6家以上设备精良、作业高效、运营规范粪肥还田服务的社会化服务组织,探索形成1条科学有效、衔接顺畅、全程可溯的粪肥还田组织运行模式,示范带动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1%以上,促进耕地质量提升和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五)实施主体和运行方式

盖州市人民政府为项目实施责任主体,盖州市农业服务中心为项目具体组织实施单位,粪肥还田服务主体由盖州市采取政府招标采购确定。

1.堆肥转运还田

采取先建后补的方式实施。严格按照“服务主体自愿申报、镇村推荐、县级审核备案”程序将农业企业(不含养殖企业)、农民专合社、村集体经济组织等确定为服务主体,实施过程由第三方项目监理、市农业服务中心、项目镇村、种养殖户共同监管,采取查验粪肥收集处理及还田利用台账、查看粪肥还田现场等方式核定服务面积,根据还田面积和堆肥转运距离对服务主体进行补助。

2.粪肥还田田间试验、效果监测、肥料检测、信息采集平台采取政府招标采购第三方机构技术服务方式实施。

3.标识标牌建设和技术

由市农业服务中心自行组织实施,根据实际开支情况据实报账。

(六)补助资金使用方向

1.拟安排资金925.9236万元用于堆肥转运还田补助

根据堆肥还田面积和转运距离对社会化服务组织进行补助,其中水稻面积22799亩,玉米面积48804亩,葡萄面积28397亩,共计10万亩,年堆肥使用量按照1吨/亩进行抛洒,合计需要10万吨堆肥,按照全环节粪肥稻田的给予不超过粪肥收集处理施用总成本30%的奖补,每亩补贴堆肥0.24吨,10万亩地共需补助2.4万吨堆肥,补助金额合计925.9236万元。

水稻采用机械抛洒,肥料成本价按照400元/吨计算(粪污收集成本90元/吨,粪污处理成本260元/吨,机械抛洒成本50元/吨),按照给予不超过粪肥收集处理施用总成本30%的奖补,每亩补助0.24吨堆肥计算,每亩补贴96元,22799亩合计补助金额218.8704万元。

玉米采用机械抛洒,肥料成本价按照4000元/吨计算(粪污收集成本90元/吨,粪污处理成本260元/吨,机械抛洒成本50元/吨),按照给予不超过粪肥收集处理施用总成本30%的奖补,每亩补助0.24吨堆肥计算,每亩补贴96元,48804亩合计补助金额468.5184万元。

葡萄采用种植户自行抛洒,肥料成本价按照350元/吨计算(粪污收集成本90元/吨,粪污处理成本260元/吨),按照给予不超过粪肥收集处理施用总成本30%的奖补,每亩补助0.24吨堆肥计算,每亩补贴84元,28397亩合计补助金额238.5348万元。

2.拟安排资金74.0764万元用于政府购买监测点、肥料检测、信息采集平台等技术服务。

布设田间试验点3个,补助标准为3万元/个,需资金9万元;建设效果监测点20个,补助标准为1万元/个,需资金20万元;开展肥料检测,需资金13万元;开展技术指导、宣传培训、标识标牌制作、总结评估等,需资金16.0764万元;项目监理需资金16万元。

(七)进度安排

2024年7月项目前期准备阶段。研究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并报省农业农村厅批复。

2024年8月-9月上旬项目启动实施阶段。组织召开项目推进会,全面安排部署项目实施工作,完成服务主体遴选,落实好粪肥来源和还田去处,开展粪肥质量抽检。

2024年9月-2025年4月项目集中实施阶段。在葡萄、水稻等作物栽播关键期和秋冬季基肥集中施用期全面铺开项目建设按时令有序推进堆肥还田技术模式。同步技术培训等工作。

2025年5月-2025年10月完成田间试验和效果监测,并分析形成试验和监测报告。

2025年11月项目总结验收阶段。集中组织项目验收,及时进行资金拨付,开展项目绩效评价。做好项目资料收集、整理、完善、归档工作,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认真总结提炼工作经验,筹备好省市专项考核迎检。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为切实把项目推进工作落到实处,成立由主管副市长任组长,农业农村局局长、盖州生态环境分局局长任副组长的盖州市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强化统筹协调,高位推动落实。下设执行办公室,地点为盖州市农业服务中心,做好对上向下联络,抓实抓细试点工作,协调解决具体问题。各项目镇、街道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实行责任领导联挂项目村和技术骨干蹲点指导机制,全市上下协同,合力推进。

(二)完善政策扶持

充分用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建设成果和规模养殖场粪污治理项目等现有基础设施,统筹整合用好化肥减量增效、农机购置补贴、秸秆综合利用试点等各项惠农政策和涉农项目资金,大力支持种植大户、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配套建设粪肥还田利用田间设施和高效农机装备。优化完善新型经营主体、社会化服务组织培育奖补扶持政策,支持返乡创业能人领办粪肥还田社会化服务组织。

(三)建立机制创新

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专合社等服务主体利用项目盈利添置粪肥运输车、高效施肥农机具等设施装备,切实提升服务水平和盈利能力。积极探索种养殖户合理付费市场化运营机制,确保脱离项目支持也能顺利运营。

(四)加强监督管理

将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纳入重点项目范畴,层层压紧压实责任,定期调度项目实施进度、资金使用进展,严格规范项目操作程序,依法依规遴选实施主体,严格执行项目资金逐级审签报账制度,按规定进行项目公示公告,加强资金拨付、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资金使用高效、规范、廉洁。建立定量化、可追溯台账管理制度对粪肥来源数量、收集处理方式、应用区域作物等全程管控,实现粪肥来源清楚,去向有据可查,监管不留死角。

五、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通过项目的实施,将大力提升土壤肥力水平和土地产出能力,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预计亩均葡萄增产30公斤、水稻50公斤、玉米80公斤,按当前市场价测算,亩均增收分别达到60元、50元、40元。以农家肥替代化肥,可显著减少化肥用量,降低种植成本,葡萄亩均年肥料投入成本降低70元以上,玉米、水稻亩均年肥料投入成本降低40元以上。同时,减少了养殖场(户)畜禽粪污消纳成本,有效降低养殖污染治理压力,使养殖效益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社会效益

项目实施后,畜禽粪污将得到就地或就近的处理与利用,这将有助于推动种植业与养殖业的和谐发展,并带动农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此举将为全市树立绿色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典范。此外,项目还将促进农村人居环境的全面提升,实现农村环境的美丽与宜居,为乡村的全面振兴提供助力。

(三)生态效益

通过实施该项目,能够实现养殖粪污的资源化利用,降低养殖废弃物对河流、空气及土壤造成的污染风险,并推动全市畜禽粪污的综合利用率提升至91%以上。此外,该项目亦可减少农业生产中化肥的使用量,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附件:1.盖州市2024年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县项目

中央财政补贴资金使用明细

2.盖州市2024年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示范区建设任务分解表

3.盖州市2024年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县项目工作推进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4.盖州市2024年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县项目专家服务团名单

5.盖州市2024年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年度评估评分表

6.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示范区标牌

 

 


附件1

盖州市2024年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县项目

中央财政补贴资金使用明细

 

补助资金类型

 

补助标准

 

补助数量

 

补助金额

 

备注

 

堆肥转运还田补助

(水稻)

 

 

96元/亩

 

 

2.2799万亩

 

218.8704万元

 

机械抛洒

 

堆肥转运还田补助

(葡萄)

 

 

84元/吨

 

 

2.8397万亩

 

238.534万元

 

种植户自行抛

 

堆肥转运还田补助

(玉米)

 

96元/吨

 

4.8804万亩

 

468.5184万元

 

机械抛洒

 

 

 

 

 

 

 

政府购买技术服务

 

田间试验

 

3万元/个

 

3个

 

9万元

 

 

 

效果监测点

 

1万元/个

 

20个

 

20万元

 

 

 

肥料检测

 

 

 

———

 

13万元

 

 

 

技术指导、宣

传培训、标识

标牌制作、总结评估费等

 

 

 

 

 

16.0764万元

 

 

 

项目监理费用

 

16万元

 

 

——

 

16万元

 

 

 

合计

 

1000万元

(责任编辑:)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 注册时间:2025-05-22 06:05 最后登录:2025-05-22 06:05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收藏!2021年孟州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来了!

    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士提出意见。一、2020年工作回顾及“十三五”时期主要成就2020年以来,市...

  • 高州十大最美景点 来高州不能错过的10个最美地方 高州人气景点→MAIGOO生活榜

    高州,广东省茂名市代管县级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粤西南部,东近南海,南踞鉴江平原,西连广西,北靠云开大山,扼粤桂六县市要冲,东连阳春市、电白区,南接茂南区、北邻...

  • 2025年温岭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告

    为满足全市各级事业单位补充工作人员的需要,根据《关于进一步做好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发〔2024〕57号)、《关于进一步加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和人员...

  • 古交市简介

    古交市位于太原市西北50公里处,现为太原市的县级市。50年来,行政区划几经调整,1958年成立古交工矿区,1988年12月撤区建市。全市面积1540平方公里,所...

  • 如皋古城

    如皋古城位于江苏省如皋市,分内城和外城,外圆内方,形似古钱。内城有玉带河(市河,内城河)无城墙,设六座城门(先春、集贤、宣化、丰乐、北极、拱辰);外城有濠河(城...

  • 河南沁阳:太行山下夏收忙

    炒期货上新浪、实时行情信息全。来源:饲料行业信息网  5月19日,河南沁阳市西向镇行口村的千亩麦田里,金色的麦浪随风翻滚,联合收割机的轰鸣声打破了田野的宁静。随...

  • 龙 泉 历 史

    【历史名人】  龙泉人杰地灵,人文昌盛。宋朝天圣至咸淳251年间,龙泉一县就出进士260名,创造了古代科举奇观。思想文化人才辈出,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史...

  • 长葛市:以实践之名 筑安全之墙

    “同志,俺们送孩儿来学习,瞅着这实践课堂怪有意义,也想跟着学点消防知识!”5月17日,在长葛市“消防零距离 安全伴我行”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现场,学生家长元梦梦将...

  • 创建天府旅游名县|多元文化聚集的绵竹,你了解多少?

    历史,浸润在山水风物间;文化,镌刻在流光岁月里。城市文化是城市现代化的根基,是城市的气质和灵魂,距今已2200多年的绵竹,是孕育巴蜀文化的中心区域之一,是四川省...

  • 天长市生活门户网

    论坛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