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江居洞庭之南,因沅水归宿之地而得名,境纳“湘资沅澧”四水,呈“三分垸田三分洲、三分水面一分丘”的地貌特征。全市现辖10个镇、2个街道和2个湿地保护中心,户籍人口68.72万,行政区划面积2012.49平方公里,是湖南省特色县域经济重点县(市)、湖南省卫生城市、湖南省文明城市、深呼吸生态旅游魅力名县。 沅江人文底蕴深厚。南朝梁武帝普通三年(522年)建县,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县改市。拥有国际重要湿地--南洞庭湖湿地和国内最大内陆岛--赤山岛。屈原、诸葛亮、李白、杜甫、王安石、“曾左胡彭”曾在此吟诗作赋、挥毫泼墨,凌云塔、镇江塔、魁星楼是洞庭湖区现存最为完好的人文景观。 沅江区位交通优越。位于长株潭城市群一小时经济圈内,是益沅桃城镇群副中心;南临长石、洛湛铁路和长常高速,国道G234线、益南高速纵贯全境;水路通江达海,拥有千吨级港口码头白沙港,漉湖、赤峰码头加快推进,航道直抵长江;通用航空项目正在规划选址。 沅江物产资源丰富。素有“鱼米之乡”“芦苇之乡”美誉,是国家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粮食生产先进县(市)和全国百强渔业市;拥有亚洲最大的天然芦苇荡,野芹菜、野藜蒿、芦笋和蓼米等“洞庭四珍”,遍布湖州、天赐野成。生态优质水产、生态优质水稻、生态优质水生蔬菜、生态优质水果“四水农业”风生水起,“沅江湖鲜宴”风味独特,“沅江大米”“沅江芦笋”“沅江四季红镇腐乳”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砂石储量丰富、品质上乘,巴南湖、东堤拐采区勘测可采储量分别为9476万吨、13563万吨。光热足、风速好、水面广,总装机容量158万千瓦的“十四五”新能源项目有序推进。 沅江工业基础雄厚。具有地方特色的六大产业链锻造成型,即以中联重科为龙头的装备制造业、以亚光科技为龙头的船舶制造业、以辣妹子为龙头的绿色食品业、以新马制衣为龙头的纺织服装业,新型建材、新能源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工程机械智能制造产业园建成投产,船舶制造产业入选湖南省先进制造业集群,纺织服装获评湖南省县域外贸特色产业集群;沅江高新区先后获评“全国和谐劳动关系示范园区”“省环保信用评价诚信园区”“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四星基地”。 沅江文旅特色彰显。成功创建南洞庭湖省级旅游度假区。中心城区汇聚资水、沅水,坐拥“七湖”,形成“湖在城中、城在湖里、湖城一体”的独特风貌。四季红镇、小河咀、先锋村等“一镇两村多园”乡村振兴示范点全域出彩,五湖夜游、胭脂湖沙滩、小河咀渔家文化园等网红打卡点持续火爆,水上休闲、飞鸟乐园、鲟龙传奇等文旅项目令人期待。富饶、美丽、幸福、创新、智慧的“洞庭名郡・水城沅江”,愈加欣欣向荣、蒸蒸日上。 2024年,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在益阳基本实现“争一保三”。其中,地区生产总值321.75亿元、同比(下同)增长4.6%,三次产业结构占比25.1:39.6:35.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20亿元、增长8.6%;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4%;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7.4%,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11家,其中过亿产值企业82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6.05亿元、增长6.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532元、增长4.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322元、增长5.7%。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