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05tl综合导航功能版

当前位置: 05tl综合导航功能版 > 资讯 > 文章页

肇庆四会:广东第二个“全国百强县”诞生的背后

时间:2025-05-20 16:44来源: 作者:admin 点击: 4 次
继惠州市博罗县之后,肇庆四会市成为广东省第二个入选“全国百强县”榜单的县(市)。值得一提的是,四会市也是广东57个县(市)中唯一一个人均GDP突破10万元的县(市)◎《南方》杂志记者/温柔 史成雷  实习生/蔡莹莹  发自肇庆四会◎本文责编/郭芳今年7月,一则消息让肇庆四会市登上

继惠州市博罗县之后,肇庆四会市成为广东省第二个入选“全国百强县”榜单的县(市)。值得一提的是,四会市也是广东57个县(市)中唯一一个人均GDP突破10万元的县(市)

◎《南方》杂志记者/温柔 史成雷  实习生/蔡莹莹  发自肇庆四会

◎本文责编/郭芳

今年7月,一则消息让肇庆四会市登上热搜。地处粤港澳大湾区中西部的四会市,成功入选2024赛迪“全国百强县”榜单,位列全国第87位。继惠州市博罗县之后,四会市成为广东省第二个入选“全国百强县”榜单的县(市)。

根据榜单显示,四会市在经济实力、富裕程度、绿色发展质效方面优势明显。特别是,GDP和一般公共预算两项指标均达到了百强县评选的“双门槛”。

为何是四会市?全国百强县诞生的背后有何“方法论”?《南方》杂志记者带着问题走进这座小城,探寻县域发展的关键密码。

精准改革激动力

从华昌集团位于佛山市南海区的总部出发,一路往西北方向行驶,仅需45分钟车程,就能到达全国千强镇四会市大沙镇,这里是华昌集团在四会落地的华昌新型铝材项目所在地。

短短45分钟车程,让华昌集团节省了约50%的用地成本,获得了362亩的建设用地。《南方》杂志记者在现场看到,部分厂房已进入内部装修阶段,各大型生产设备已到场安装调试。

“南海区用地紧张,这300多亩建设用地及时解决了企业的用地难题,对企业转型升级至关重要。”华昌新型铝材项目相关负责人麦伟杰告诉《南方》杂志记者,相比于南海工厂,在四会可以生产更大型更先进的汽车电池托盘、车架等新产品,助力企业进军新能源、通信设备、精密仪器、轨道交通等新领域。

毗邻珠三角核心区,交通便捷,投资成本低,土地可开发空间超3万亩,这些“硬实力”让四会吸引了诸多珠三角企业的目光。而吸引企业的,还有四会优越的营商环境“软实力”。

麦伟杰用一个细节描述了当地政府的“用心”和“速度”。此前,企业园区入口宽度有限,铝材运输车辆进出不便,麦伟杰便将这一难题反馈给企业所在的大沙镇政府。没多久,在企业正式投产前,入口处便从36米拓宽到了48米,解决了企业的后顾之忧。

华昌集团的发展正是四会市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缩影。近年来,四会市持续推行园区管理体制改革等营商环境改革,通过“关键一招”激发更多内生动力。

如何抓住改革关键点?四会市委副书记吴鋆介绍,今年年初,四会市印发《关于我市工业园区管理机构改革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了工业园区管理机构改革调整的有关事项。

“此前,园区拥有相对独立的管理机构,经济数据等不纳入属地镇街,但征地和‘三通一平’(通水、通电、通路、土地平整)等工作需要镇街来配合推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镇街的积极性。”吴鋆介绍。

今年以来,四会大力推行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园区所在地的镇街党(工)委书记担任园区党组书记,大大促进了落地项目建设进度。今年园区改革后,有两个项目迅速进入拍地开工流程。

推行四套班子领导挂点联系企业制度,开启“交地即交证”服务新模式,落实“双容双承诺”机制……这些举措精准破解了制约项目落地的土地、审批、金融、用工等瓶颈问题。

在改革中成长,近年来四会市在省营商环境评比中,始终排名县域前列。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四会市新增开工项目17个,同比增长21.43%;新增竣工项目10个;新增投产项目11个,同比增长175%。

“靶向招商”引活力

8月23日,首届中国(玉环)国际汽车零部件交易会拉开序幕,肇庆四会市驻长三角招商工作组组长邓荣基和同事们早早赶到了会场。

展会所在的浙江台州玉环市是“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是国内汽车零部件品类最全、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善、制造能力最强的产业基地之一。

不久前,邓荣基和4名队员一同被派驻到杭州,开启了四会市的“靶向招商”之路。“来杭州20多天的时间里,我们参加了2次大型展会,还拜访了相关行业、企业协会。”初来乍到,邓荣基将“围绕主导产业开展精准招商”作为打开招商局面的策略,而新能源汽车行业正是其主攻方向之一。

“每次参加展会,我们都会面临来自全国各地的竞争者,怎么能拼过其他地方,怎么把四会的区位优势、优惠政策、成本优势推荐给投资者,是我们面临的艰巨任务。”邓荣基直言。

实际上,在瞄准重点地区“靶向招商”之外,近年来,四会市紧抓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机遇期和珠三角核心区产业溢出效应期,围绕装备制造、精细化工、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主导产业精准招商。从2021年至今年上半年,累计引进(承接)产业项目162个,总投资275.59亿元。

“引”得好,还要“落”得实。

我们透过四会市产值超百亿元的链主龙头企业广东金田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田铜业”)去看一看。

“上世纪90年代,金田铜业母公司宁波金田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便进入珠三角市场。快速增长的市场空间和行业属性,让我们有了到珠三角设厂的需求。”金田铜业总经理励峰介绍,企业于2018年落户四会市东城街道,仅仅5年,企业年产值已超150亿元。

迅猛的发展背后,是当地政府对产业链的培育和扶植。

宁波人励峰刚到四会市便深有体会。“项目甫一落地就有政府部门送上企业政策手册,而这在其他地方都没有体验过。”励峰举例道。

如今,金田铜业二期项目正在全力推进中,未来将建成年产7万吨高精度铜基合金棒材项目等。在励峰的构想中,未来要依托四会市以及肇庆市的优势产业,比如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电力物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寻求更多的发展空间。

一个百亿级企业的诞生正是四会市招商之“实”的表现。近年来,四会市实施制造业当家“十项行动”、制造业项目建设“大会战”,持续掀起“大招商、招大商”热潮,强化制造业项目全流程服务,让产业招商落地有力有效。

“今年8月,四会市不断完善招商引资体制机制改革,投资促进中心作为牵头单位之一,与市工信局共同推进项目的招商和落地两大环节,实现项目落地的无缝衔接。第一时间解决项目落地上的难题,效率大大提升。”四会市投资促进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南方》杂志记者。

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四会市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460亿元,“主导+特色”产业企业265家,产业集群完成总产值超38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83.6%。

产城融合聚合力

在GDP总量之外,人均GDP也是衡量一个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而四会市,正是广东57个县(市)中唯一一个人均GDP突破10万元的县(市)。2023年,四会市全域地区生产总值759.15亿元,人均GDP超11万元。

作为唯一人均GDP突破10万元的县(市),四会做了什么?

我们从一块玉着手,去窥探一二。作为全球最大的集产、供、销和服务于一体的翡翠玉器批发市场和玉器加工销售集散地,四会市本身并不产玉石,但却拥有大小玉器卖场和直播基地17个,从业人员近30万人。

作为四会市的优势产业之一,玉器行业吸引了大批来自福建、河南、云南等地的外来人员前来投资就业。近年来,更是凭借直播经济,让这一传统产业爆发出更大的发展潜力。

“他山之石,四会玉成”,成为当地广为流传的一种说法。每当夜幕降临,四会市的各大玉器直播基地灯火通明,靠着一根网线,让四会玉器走向全国各地。

如今,四会玉器产业已经逐步发展到红宝石、蓝宝石、玛瑙等多种类宝玉石产业共生的状态。伴随着电商直播行业的发展,形成了全品类协同发展的新生态。与此同时,玉器产业与文化、旅游等有机融合,四会玉石文化旅游已成为精品旅游线路之一,中国四会玉器博览城、四会抖音Live直播基地成功创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壮大“产”之后,四会市做了第二步——处理好“产与城”的关系。

以四会市大沙镇为例,这里紧邻佛山市三水区,西江、北江、绥江三江汇聚,是四会乃至肇庆的工业重镇,拥有规上工业企业128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9家。

作为工业重镇,大沙镇如何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走进大沙城市客厅,大门边的志愿者服务驿站内,一位居民正用房中提供的插座给手机充电,旁边还摆放着可借用的雨伞等物。“城市客厅集印记展厅、暖心服务、文化空间、商业新业态于一体,成为大沙居民休闲娱乐、了解大沙的好去处。”大沙镇相关负责人告诉《南方》杂志记者,“一个温馨舒适的居住环境,对于大沙经济社会发展同样至关重要。”

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城市是产业发展的载体。四会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2.3%,在广东县(市)中排名前列。

吴鋆介绍,“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四会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将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提升有机结合,构建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格局。“我们一手抓产业发展,一手抓城镇品质提升,产城融合新城加速蝶变。”吴鋆说道。

如今,在四会,绥江“一河两岸”风光旖旎,2023年新建森林步道6.7公里,全市90%以上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经验做法入选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国字号”典型案例……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城乡环境在四会加速形成。

四会不仅入选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县(创先类),还在省实施“百千万工程”考核评价中获得创先类典型县(市)优秀等次。不久前,四会入选广东省首批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试点名单,成为全省15个入选的县(市)之一,新型城镇化掀开新的篇章。

深呼吸

广东何以诞生下一个“全国百强县”

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兴则国家强。县域经济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短板,同时也是巨大的潜力板。“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省委书记黄坤明多次强调要做强做大县域经济。

广东有57个县(市),县域面积占全省的71.7%,县域常住人口占全省的28%,但县域GDP仅占全省的12.5%。

壮大县域经济迫在眉睫!而这其中,百强县(市)可以称得上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作为经济大省,广东如何培育更多百强县(市)仍是当前的重要命题。

此次,四会市成功入选2024赛迪“全国百强县”名单,结束了广东长期以来只有惠州博罗县入选该榜单的历史。

在调研走访中,记者发现四会市这样通关“全国百强县”:找准短板,通过改革“关键一招”激发出内生动力;再造长板,通过“靶向招商”,吸引珠三角乃至全国资源积聚;处理好“产与城”的关系,打造好宜居宜业宜游的发展环境……

四会的发展真实折射出了近年来广东发展县域经济的探索与实践。但同时也要看到,与同为经济大省的苏浙鲁相比,广东县域经济发展短板仍然突出。2024赛迪百强县榜单显示,江苏、浙江、山东分别有25个、15个、12个县(市)入围,合计占比过半。

向外看,苏浙鲁作为榜单表现突出的强省,在县域新型工业化层面亮点突出。向内看,四会作为工业大县(市),其不断抢抓国际国内发展机遇,依托自身资源禀赋推动工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持续推动发展模式创新的经验,同样值得省内其他县(市)学习借鉴。

(责任编辑:)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 注册时间:2025-05-22 01:05 最后登录:2025-05-22 01:05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河南沁阳:太行山下夏收忙

    炒期货上新浪、实时行情信息全。来源:饲料行业信息网  5月19日,河南沁阳市西向镇行口村的千亩麦田里,金色的麦浪随风翻滚,联合收割机的轰鸣声打破了田野的宁静。随...

  • 龙 泉 历 史

    【历史名人】  龙泉人杰地灵,人文昌盛。宋朝天圣至咸淳251年间,龙泉一县就出进士260名,创造了古代科举奇观。思想文化人才辈出,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史...

  • 长葛市:以实践之名 筑安全之墙

    “同志,俺们送孩儿来学习,瞅着这实践课堂怪有意义,也想跟着学点消防知识!”5月17日,在长葛市“消防零距离 安全伴我行”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现场,学生家长元梦梦将...

  • 创建天府旅游名县|多元文化聚集的绵竹,你了解多少?

    历史,浸润在山水风物间;文化,镌刻在流光岁月里。城市文化是城市现代化的根基,是城市的气质和灵魂,距今已2200多年的绵竹,是孕育巴蜀文化的中心区域之一,是四川省...

  • 天长市生活门户网

    论坛首页...

  • 宜兰平原

    宜兰平原,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岛东北部,宜兰县境内。西北以雪山山脉山麓带为界,西南为中央山脉北段山麓,东临太平洋,略呈等边三角形。边长均约30公里,面积约 3...

  • 探析“邛”字的读音与文化背后的深厚内涵

    其实,邛字的读音是“qióng”,这个读音在汉字中并不算常见,所以容易让人困惑。“邛”字的构造就很有意思,它的左边是“阝”,表示与地方有关,而右边的“琼”则与美...

  • 吴淞口灯塔

    吴淞口灯塔,又名吴淞灯塔,前身为河塘灯桩,位于上海市长江和黄浦江交汇的吴淞口,始建于民国十七年(1928年)。吴淞口灯塔是重要助航标志,也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上...

  • 灯塔(高塔形建筑物)

    灯塔是高塔形建筑物,在塔顶装设灯光设备,位置应显要,并注意其应该有特定的建筑造型,易于船舶分辨,同时成为港口最高点之一。由于地球表面为曲面,故塔身须有充分的高度...

  • 三枝俑灯

    高42cm,宽48cm,介绍:个旧市黑马井古墓群位于个旧市卡房镇黑马井村西老硐坡顶部。三支铜俑灯灯座主体是一个饰汉代服者,戴帽,头顶一灯,双脚跪地 ,两肩伸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