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8日,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代表苏联政府正式约见日本驻苏大使佐藤尚武,宣布从即日起对日宣战。次日凌晨,苏联驻远东部队百万大军在总司令华西列夫斯基元帅的指挥下,跨过边境线,向中国东北挺进,对盘踞于此14年的日本关东军发动了全面进攻。其中基里尔·阿法纳西耶维奇·梅列茨科夫元帅指挥的远东第1方面军担负进攻牡丹江、绥芬河一线的作战任务。 1945年8月9日上午,苏军远东第1方面军第5集团军,越过国境向绥芬河进攻,揭开了牡丹江战役的序幕。苏军和日军首先开始了一场激烈的炮战,随后苏军出动强击机群掩护1600多架次轰炸机,对日军筑垒进行了4轮毁灭性的轰炸。日军绥芬河筑垒在几个小时内被苏军的炮弹削去了十几米厚的土层,近3米厚的钢筋水泥地堡的四壁也被炸开。此时,苏军的坦克和步兵发起了冲锋。苏军在日军钢帽地堡的地道口上,安放了成吨的炸药,彻底摧毁了日军的绥芬河筑垒。苏军第5集团军与红旗第1集团军开始协同向牡丹江和哈尔滨挺进。8月15日晨4时许,苏军步兵第26军首先向牡丹江以西、桦林车站以北的日军发起攻击。苏军步兵59军沿林口至牡丹江边的通道,从北面向牡丹江进攻。步兵师乘坐汽艇、橡皮船以及临时搭建的简便渡桥,在牡丹江以北7公里处的桦树林子实施抢渡。牡丹江是通向关东军总部所在地长春的门户,也是日军核心防御的重要枢纽,双方将此役视为决定成败的关键。16日凌晨,东南线苏军65步兵师在第257和77坦克旅的配合下,成功地突破日军防线,挺进牡丹江市区。东北线苏军22师从桦林强渡牡丹江,挺进市区。 牡丹江战役以苏军的全胜告终。该役苏军解放了牡丹江市及周边广大地区,击毙日本关东军4万余人,全歼了精锐的日军122、135、126师团,但自身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牡丹江地区自1932年5月7日被日本帝国主义者侵占,至此除东宁要塞少数据点仍为日寇小股残余盘踞外均宣告光复,牡丹江人民挣脱了长期以来的殖民枷锁,获得了新生。牡丹江战役给予日本关东军以最后的致命一击,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宣告结束。也宣告了二战的结束。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汇编)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