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05tl综合导航功能版

当前位置: 05tl综合导航功能版 > 资讯 > 文章页

灵宝市: 生态与产业融合 绿色与发展同行

时间:2025-05-21 10:57来源: 作者:admin 点击: 1 次
苹果坝春日阳光下的灵宝市老城渡口黄河湿地,成群结队的候鸟时而低空盘旋,时而嬉戏觅食,勾勒出一幅景色秀美、百鸟齐飞的生态画卷,彰显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图景。这是河南省灵宝市多年来在黄河流域保护方面努力的成果。“黄河宁,天下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之一。作为黄河中游的重要

微信图片_20240906155320.png

苹果坝


春日阳光下的灵宝市老城渡口黄河湿地,成群结队的候鸟时而低空盘旋,时而嬉戏觅食,勾勒出一幅景色秀美、百鸟齐飞的生态画卷,彰显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图景。这是河南省灵宝市多年来在黄河流域保护方面努力的成果。


“黄河宁,天下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之一。作为黄河中游的重要城市,灵宝市位于豫陕晋三省交界的枢纽地带,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生态环境责任。然而,由于地处北方土石山区,山区、丘陵面积占比达89.3%,水土流失问题一度相当严重。


灵宝人以实干担当之态,饱蘸绿意之笔,践行把生态“放在首位”的使命。自2008年以来,灵宝市通过广泛开展“四荒开发”和小流域综合治理,积极应对水土流失挑战。经过不懈努力,已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约1114平方公里,占水土流失面积的67%。与此同时,年均减少入黄泥沙16万吨,年均保水量30万立方米,林草植被覆盖率由原来55%提高到70%,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取得了突出成绩。这些成就不仅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也为整个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以水土保持守护绿水青山


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性不仅在于保护水土,更在于为实现绿色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为当地人民幸福生活提供了可靠保障。灵宝市以推动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思维治理,以综合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为主线,多举措推进水土保持工作。


滩地风光.jpg

黄河湿地


微信图片_20240808095819.png

黄河生态廊道


白虎潭水库.jpg

小水库


灵宝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深入推进国土、林业、河道生态修复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封山育林、林木补植等措施,累计完成造林92余万亩,森林抚育66万亩,有效保护了70万亩天然林,并对44.65万亩重点公益林实施生态效益补偿。森林覆盖率由2007年的41.6%增加至目前的49.3%,道路沿线绿化更是累计完成1000余公里,绿化率达到95%。同时,在防治水土流失方面,灵宝市栽植了90万亩苹果树,不仅增加了群众收入,还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


除此之外,灵宝市还广泛开展“四荒”开发和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全面整合资源,大力推进项目实施。通过完成坡耕地改造3万亩、梯田273平方公里,以及小流域综合治理面积超过120平方公里的工作,灵宝市逐步解决了水土流失等问题。同时,建设中型以上淤地坝27座,淤地面积达10平方公里,为当地水资源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


灵宝市在生态治理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治理之举凸显出统筹部门合力的成果。这些努力使当地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展现出了一幅生态与经济共赢的美好画卷。


以项目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灵宝市水利局真抓实干,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水利支撑。


灵宝市焦村镇南部的老天沟,一直是重点治理区域,经过一系列水土保持工程的实施,该地区生态环境焕然一新,取得了显著成效。老天沟地处黄土丘陵沟壑区,流域面积73.9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41平方公里,地形陡峭,土层薄。2003年至2009年,灵宝市逐年实施了老天沟小流域坝系重点工程,共建成7座骨干坝和19座中型淤地坝,总库容达780万立方米,控制面积63平方公里,拦泥库容达327万立方米。这些淤地坝的建设有效控制了沟道下切、沟头前进以及沟岸的扩张趋势,调节了河川径流,同时也改善了当地群众的灌溉、牲畜饮水和交通状况。2014年以来,灵宝市对淤地坝进行了除险加固工作,共除险加固了11座淤地坝,进一步加强了水土保持工程的稳固性。通过这些举措,不但调节了河川径流,发挥了坝系工程拦洪放清、细水长流作用,而且改善了当地群众灌溉、牲畜饮水以及交通状况。


此外,老天沟淤地坝的建设也带来了经济效益:每年可拦蓄泥沙11万吨,增产粮食30万公斤,种植效益为32万元;增加水面养殖面积800亩,年养殖效益为48万元;灌溉增产效益7万元。这些数据表明,水土保持工程不仅改善生态环境,还能够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


灵宝市进行水利创新,将生态保护与产业融合,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寺河山地区通过治理水土流失、发展特色产业示范园区等举措,实现了生态环境改善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该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成为灵宝整体治理水土流失的一个缩影,为改善生态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超过1000万元的资金投入用于治理15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面积,并种植了20万株水保林和经济林,实现了寨子沟清洁小流域治理等措施。通过坡耕地改造计划,25°以上的坡耕地退耕还林,25°以下的坡耕地改造为梯田,形成完善的灌排系统,将旱地改造为旱涝保收田。


在寺河山地区,灵宝市除了针对水土流失问题进行治理外,还注重发展特色产业与水土保持相结合的示范园区。以苹果产业为主导,结合当地生态环境和资源优势,打造了高山天然果品生态水保科技示范园。引入最新种植技术和节水灌溉方案,该示范园被水利部认定为国家级示范园,成为国家级水土保持示范园区。这一举措不仅吸引游客参观学习,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也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


灵宝市引进民间投资推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已完成47个工程,治理总面积约4.997万亩,取得显著成效。朱阳镇的闫家驮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寺河乡的高山天然果品生态水保科技示范园以及豫灵镇的水保示范园等项目成为灵宝市水保示范园的亮点之一。多年努力使得水土保持示范园区成为吸引民间投资的“精品”平台。这些举措强化了水土保持工作与社会的联系渠道,将地方性举措发展为地区实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标准和模式,展示了灵宝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积极成效,有助于当地生态环境改善和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灵宝市水利局的实践是对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动践行,灵宝水利局一直聚焦民生民本,坚持守正创新,为灵宝描绘了绿色发展的蓝图、守护了绿色发展的一片沃土。这些努力不仅注入了“水保智慧”,更彰显了“水利担当”,为灵宝的可持续发展铺平了道路,开启了崭新的未来。(本文作者单位系灵宝市水利局)

(责任编辑:)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 注册时间:2025-05-22 01:05 最后登录:2025-05-22 01:05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河南沁阳:太行山下夏收忙

    炒期货上新浪、实时行情信息全。来源:饲料行业信息网  5月19日,河南沁阳市西向镇行口村的千亩麦田里,金色的麦浪随风翻滚,联合收割机的轰鸣声打破了田野的宁静。随...

  • 龙 泉 历 史

    【历史名人】  龙泉人杰地灵,人文昌盛。宋朝天圣至咸淳251年间,龙泉一县就出进士260名,创造了古代科举奇观。思想文化人才辈出,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史...

  • 长葛市:以实践之名 筑安全之墙

    “同志,俺们送孩儿来学习,瞅着这实践课堂怪有意义,也想跟着学点消防知识!”5月17日,在长葛市“消防零距离 安全伴我行”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现场,学生家长元梦梦将...

  • 创建天府旅游名县|多元文化聚集的绵竹,你了解多少?

    历史,浸润在山水风物间;文化,镌刻在流光岁月里。城市文化是城市现代化的根基,是城市的气质和灵魂,距今已2200多年的绵竹,是孕育巴蜀文化的中心区域之一,是四川省...

  • 天长市生活门户网

    论坛首页...

  • 宜兰平原

    宜兰平原,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岛东北部,宜兰县境内。西北以雪山山脉山麓带为界,西南为中央山脉北段山麓,东临太平洋,略呈等边三角形。边长均约30公里,面积约 3...

  • 探析“邛”字的读音与文化背后的深厚内涵

    其实,邛字的读音是“qióng”,这个读音在汉字中并不算常见,所以容易让人困惑。“邛”字的构造就很有意思,它的左边是“阝”,表示与地方有关,而右边的“琼”则与美...

  • 吴淞口灯塔

    吴淞口灯塔,又名吴淞灯塔,前身为河塘灯桩,位于上海市长江和黄浦江交汇的吴淞口,始建于民国十七年(1928年)。吴淞口灯塔是重要助航标志,也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上...

  • 灯塔(高塔形建筑物)

    灯塔是高塔形建筑物,在塔顶装设灯光设备,位置应显要,并注意其应该有特定的建筑造型,易于船舶分辨,同时成为港口最高点之一。由于地球表面为曲面,故塔身须有充分的高度...

  • 三枝俑灯

    高42cm,宽48cm,介绍:个旧市黑马井古墓群位于个旧市卡房镇黑马井村西老硐坡顶部。三支铜俑灯灯座主体是一个饰汉代服者,戴帽,头顶一灯,双脚跪地 ,两肩伸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