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美中国传统村落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5-05-25 12:31

醉美中国传统村落——奉化岩头古村

2017-05-28 19:20

醉美中国传统村落——“民国情缘”奉化岩头古村

“古村贵,古村美。民国情缘令人醉,景点似翡翠。

亲如兄,好姐妹。兄妹相约古村汇,快乐喜上眉。”

我们兄弟姐妹胜过情结拜金兰兄妹处,千里共婵娟,共爬过一山又一山,一道又一道。

攀崖串谷,钻林越溪。互加油,同鼓励,共走人生路。

胜似同胞勤照顾,倾情牵手渡流年,寄语细书诗眷顾,柔意绵绵,尽把亲情铸永久。

刻刻时时常喜诉,芳香浓韵随心驻。我们友谊是真诚的,这份情我不会忘记,会永远珍惜兄妹的友谊。

兄妹情深似海,愿我们友谊天长地久。我们能够相识相知,亲密无问,靠的是缘份,

珍惜这个缘份,友谊在户外中结下的,友谊在汗水中延伸的。我们能够相识相遇;是缘份;是天意;我们能够成为兄妹;

是我的福份;愿我们的兄弟、姐妹们!牵手共度年年岁岁。愿我们的友谊天长地久!

岁月悠悠,情谊绵绵。

(阡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

我爱这个集体,对这个集体有着很深的感情,爱每一份子,有朋友间的同心同德,也有对手间的君子之风,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我羡慕那真正的心灵上的无间隙的聚会。期待每一次的相聚!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今天兄妹们相约——前往岩头村,走进奇异颠倒屋,寻民国遗梦源头,民国情缘,了解民国历史,对岩头重要的民国相关文化有进一步的了解。

岩头村:位于奉化市溪口镇以南剡溪上游11公里处,属于溪口镇的一个行政村。

处于天台山余脉,至今有600余年历史。岩头村自宋景德三年(公元1006年)至清末,一直隶属剡源乡。

村落始建于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1920年以来一度称岩头镇。

岩头村四面环山簇拥,东西略窄,南北狭长,剡溪上游的南翼支流——岩溪,纵流南北,穿村而过。

走进岩头村,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村口的牌坊了,大量的民国时期的建筑就注定了岩石村的“民国情缘”了。

高大的牌楼矗立于村口,大红迎客灯笼高悬于牌楼之上,很是喜庆。牌楼后面黛青色的群山怀抱着整个村落。

“母流芳”牌坊原为毛思诚纪念其母所建,上有蒋介石所书“母”“芳”样,后惜毁。

原址处重建,与古桥、溪流相映,成为入口区的核心景观,剡溪水绕村而行,

清澈见底,溪涧宽阔,溪中有石,石间有树,树旁依草,但见溪水从山上奔腾而来,白瀑飞溅。

古桥倒影,横亘于溪流之上,古树探出细长的手臂,温柔的撩拨着水面。轻风吹拂,鳞波微漾。

更因为双桥相依,影中有影。于是乎,那树,那水,那桥,那倒影,组成了一幅极为和谐的江南山水画卷。

我们停好汽车后,就先到奇异颠倒屋。

远远看去,一栋呈倒字形的别墅特别显眼,别墅下面悬空,让人有种别墅将要倾倒的感觉。

奇异屋总投资400余万元,占地地面积3000余平方米。由知名设计师设计。

整个园区依山而建,高低错落有致。主体建筑是一个以反向思维、重力颠倒为设计理念的倒置别墅。

该建筑按正常比例建造,不仅外观倒置、室内装修、家具放置、物品摆设,一切室内的家具设施也是完全全倒置。

我们走进别墅室内,里面更是一番奇异场景,所有设施像被吸到了屋顶,呈倒置分布,

越向前走,失重感越强烈,参观时必须手扶着墙才能保持稳定。

“爱华”她说:“这儿感觉太糟糕了。这是我第二次来,但还是觉得很糟糕。

进来后必须要点时间适应这种环境。我甚至不能说话,因为说话会让我感到更晕。”

走进这颠倒屋你会发现很有趣:桌子上的杯子、电视以及衣柜,甚至是餐桌上的餐具、浴室里的马桶,

还有麻将桌,屋内全部的实体家具、碗盘、床铺,甚至灶具里的用具,都以颠倒的形式布置,彻底“颠覆”你的感官。

相信“时空倒错”、“飞檐走壁”这些词,将会是你体验后的真实感受。

会有乾坤颠倒的奇妙感觉,会有一种微妙的眩晕感,身临其境令人头晕目眩!让你不喝酒也有醉酒的感觉。

挑战你的平衡能力,考验你的小脑,使你对重力有更深刻的认识。各种景观设计富有创意,园区内泉水灵动,色彩斑谰。

尽管参观时的滋味并不好受,但颠倒屋还是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前来参观体验。使人流连忘返。

我们开始往岩头古村进发,宁静的石廊、青山、碧水、老树、广济桥、永宁桥与螺潭桥之间的岩溪两岸聚居区。

广济石拱桥横绝于岩溪之上,为岩头古村的标志性建筑,自然环境恬静而悠远。

山川秀美、有独山环翠、狮象对踞、乌龟石奇、两桥偃月、古井灵泉、布袋化岩、

和尚救女、骊龙戏珠、上坑龙潭、瓦螺栖滩、班溪漂流等十一处景观。岩头不仅风光秀美,而且人文景观殊胜。

来到岩石村,清嘉庆大书法家毛玉佩真迹、摩崖石刻、蒋介石原配夫人毛福梅的出生地,

毛福梅是蒋介石的原配夫人,蒋经国之母,所以岩头村也是蒋经国的外婆家。

这里留下了许多蒋经国儿时的记忆,时光流逝,唯有那山那水依旧。

在毛福梅故居的外墙上,依旧可以看到当年日军侵略时留下的痕迹。

置身院里,你可以想象,当年蒋介石与毛福梅在这里的身影,想象儿时的蒋经国在院子里快乐地跑来跑去。

因为这层特殊的关系,岩头这个向来出商人的山乡古村,一下子以群体形式出现了许多高官大员,仅国民党将级军官就有5位。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岩头古村因此留下了民国要人许多踪迹,大量民国时期的历史信息就依附在古村的山水、屋宇之间。

岩头村,在世人眼里,成了一座研究民国历史的“活化石”

毛福梅,毛邦初旧宅不同的是,蒋介石曾经就读的私塾相对就简陋多了,但却是那个时期私塾教学的一个缩影。

一个狭长的四合院,几间普通的民居,推开其中一扇矮门进去,几个小矮桌,一张教案,一幅对联,中间孔子像。

这是蒋介石的最后一个私塾,与老师毛思诚产生了深厚的师生情。之后他就去奉化县城就读了。

相似的四合院,相似的朱漆红门,相似的青砖黛瓦,还有相似的高墙大院和明清时期特有的马头墙。

撑伞在雨中,穿过狭长而深遂的青石板路面,但闻鞋跟敲击路面的声音,还有游伴的喁喁私语。

雨丝轻洒发散于风中,似乎在诉说着历史的过往沧桑。

巷中寂寂,偶有游客从巨石垒成的古墙上留着的孔洞中伸出头来,你拍拍我,我摄摄你,

那种空灵的感觉好像穿透历史的沉疴挣扎而至,甚是怪异。

置身其中,晃如穿越时光遂道回到儿时,青石板,小巷道,还有迷宫一样走不完的房屋院落。

岩头古村内道路,以依傍岩溪、平行伸延的东街、西街为主干道。

清末民初形成的溪东街,风貌保存完整,沿途有名人故居、特色祠庙和为数众多的清末民初风格的民居大宅。

更有民国史迹,遍布岩头村每个角落。隔溪的西街,新旧建筑并立,整体格局有所破坏。

村内小弄与东街、西街垂直相交,巷弄深处古民居以三合院居多,为数较丰,保存完整。

村内有元代戴表元墓一处,清代毛玉佩墓、清代“石泉”摩崖石刻二处,

另外还有毛邦初旧宅、钱潭庙、毛福梅旧居、廿四间走马楼、广济桥、毛思诚祖居、瑞房、三道阊门、下三院、中三院等传统建筑。

岩头村古树名木较多,村口广济桥东堍,有香樟两棵。岩头东街南首有古枫杨四棵。

岩头村落结构元素丰富而独特,村中大兴桥左右两岸,保存完整的三合院、四合院,

四马头墙、五马头墙接二连三地展现眼前,村中民居沿河溪而建,风格极为相近。

尤以青瓦木柱白色马头墙的二层建筑为主。村中绿荫扶苏,花草成趣。

偶有休闲长廊,四面通透,穿水而矗。人行其上,但觉清风徐来,流水潺潺,动中有静,身心极其愉悦。

让人有一种“今夕何夕”之慨。穿行在古村,在那些名人故居,五马头墙接踵而来,深宅大院特有的气势深深地震撼了我们。

古村内保护良好的名人古居,还出过武举人。还有许多历史遗迹,比如石泉,摩岩石刻,古桥,古井灵泉。

还有展示中的红捷报,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崇尚向学之风甚盛。

更辅以现在建造中的二十四孝石刻与观音大佛,使整个古村的意韵更加深长。

至此也明白了为何总有那么多的人再三再四的寻踪而去,因为总有那么些生命中渐行渐远的东西在感召着,牵引着我。

全村几乎为清一色毛姓。我们再往走出了毛思诚故居,行走在这青石小道上,总是能感受到民国气息,

当时岩头水路交通十分繁盛,是奉化西南山区出口通道和物资聚散中心。

这里有当年形制的米店、肉铺、钱庄、理发店、中药房、南货店、咸货行、布庄店等商肆连绵,鳞次栉比,商货云集。

现保存完整的旧商铺老店号,仍有几十间之多,商肆连绵,如今这些房子已经有了岁月的痕迹,却更见风华。

像是一个设施完备的城镇。回想那些名声在外的古村古镇也不过如此,甚至还不如,不如这里的纯正,

这里没有那些商业遍地的摊贩;不如这里的惬意,这里没有数不尽数的游人。一个古村能做到如此的纯正惬意实之不易。

行走间,出现在眼前的是毛邦初故居。

他是毛福梅亲侄子,黄埔三期学生,颇受蒋介石器重,官居当年国民政府参谋本部空军总司令部副司令。

在这一座又一座深宅大院里,有着众多的少才俊少年、多少风华绝代、多少风流和传奇。

故居里也展示了毛邦初的生平一些事件。

在蒋介石迎娶毛福梅那一刻,岩头村便于“民国”结下了旷世的“情缘”。

走访在村落中,更是了解一段原本隐藏了许久的历史。时光荏苒,而想象久久不散,仿佛那些往事近在眼前。

传统村落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

是与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不相同的另一类遗产。

岩头毛姓,渊源流长、根深叶茂。史料记载,公元前900年左右,姬文王第八子郑食采于毛地,古赐姓为毛,

至毛氏第五十九世孙毛元琼,公元535—546年间迁入衢州江山清漾村。至唐末,传毛氏第八十九代,

毛氏第三子毛旭随父来庆元(当时的宁波府)上任时,毛旭游览了奉化剡溪之源,见山清水秀,土厚地灵,遂卜定居于此。

近年来有专家考证认为,江山清漾毛氏一支后裔迁移至湖南,另一支迁入奉化境内;并由此考证出毛泽东系江山毛氏后裔。

这与《韶山毛氏族谱》中记载的“毛氏祖居之衢”相吻合。

如今在岩头村的宗祠里,大门柱上共祀的对联为“江山衍派三千里,宋室开基八百年”。

这样说来,奉化岩头村的毛氏与韶山毛氏乃一脉之传,血肉相连。

更有意味的是,蒋介石当年所娶岩头村的原配夫人毛福梅的祖先,也是由江山迁居到溪口的,与毛泽东竟是同宗。

岩头古村,现存建筑有一定的久远度,文物保护单位的等级达到标准,

传统建筑的占地规模、现存传统建筑(群)和周边环境保存有一定的完整性,

建筑的造型、结构、材料及装饰有一定的美学价值,并有对传统技艺的传承。

代表了所在地域、民族及特定历史时期的典型特征,并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历史以及考古的价值,

并与周边的自然环境相协调,承载了一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美丽的景色纵有引人之处,能竞相奔赴岩头的却是它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可使我们对岩头重要的民国相关文化有进一步的了解。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