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联合国成立初期,为何有五大常任理事国?五常格局又是怎样形成的?
2020-08-03 13:31
现今,说起国际社会必然绕不开联合国,联合国是现今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目前联合国已有193个成员国,其中中、美、英、法、俄为五大常任理事国,拥有一票否决权。五常的位置也是让很多国家垂涎欲滴,例如近些年的印度,就特别想成为常任理事国。
当然,那是不可能的,五大常任理事国自联合国成立初期就已经确立,而且至今没有更换过。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常任理事国只有五个呢?五常格局又是怎样形成的?既然有这样的疑问,那就不妨来聊聊那些往事。
联合国的成立首先我们要知道联合国是什么,它其实就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政府间国际组织。成立的目的是维护国际间的和平与安全、建立平等友好的国际关系以及促进国际间的合作。
其实联合国的成立并不是空穴来风,它的前身是在1865年成立的国际电报联盟。在那个国际大交融的时代,这种国际组织必然有其独特的作用,能够更好的建立国家关系,不过由于各种矛盾的相继爆发并没有发展壮大。
在二战中后期,长时间的战争让国际社会开始意识到了和平的重要性,自然而然的就把目光投向了“国际联盟”。1945年2月的雅尔塔会议中,英、美、苏表示要建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来维护和平与安全,同年4月25日,在旧金山会议上通过了《联合国宪章》,联合国成立。
五常的由来了解了联合国的成立历史我们再来看看五常是怎样确定的。虽然说联合国的成立是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但是各个大国其实是各怀鬼胎。
在雅尔塔会议中,美、苏、英就联合国的成立各自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在确认常任理事国名单时更是算计。当时美国实力最强,苏联是抗击德国法西斯的主要力量不过已经打得精疲力尽,英国在经历残酷的战争消耗后也是大不如前。
所以英国就非常担心在未来的国际事务处理中自己被常任理事国边缘化,于是英国强烈要求要把法国纳入常任理事国,想通过与法国的抱团来获得更多的话语权。英国的这个提议并没有引发争议,美苏也表示同意,毕竟当时的法国实力也是比较强的。
美国见英国打起了小算盘自己自然不会落下,考虑到苏联的日益壮大,美国感受到了危机,这就需要一个国家来制衡苏联,至少要能够限制其脚步。这自然把目光投向了还处于抗战时期的中国,毕竟当时中美是站在同一战线上的,而且蒋与美的关系密切。
此时的美国强烈建议要把中国纳入常任理事国名单,理由是同为抗击法西斯的重要力量,而且是亚洲最大国家。不过苏联自然是知道美国的用意,自然是持反对态度。但是在罗斯福强烈要求要把中国纳入名单,苏联也就勉强同意了。
到这里,常任理事国的名单就被确认下来了,一共五国:中、美、英、苏、法,联合国中重要的权力也基本在这五个国家手中。
中国重返联合国时间来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蒋逃到了台湾。之后虽然仍是蒋在联合国中代表中国,但那显然已不具有代表性。
此后,美苏也是开始了长达几十年争霸,不过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美苏三国间的关系开始发生了巧妙变化。1971年7月15日,17个成员国提出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组织中的合法权利”。10月25日,美国提议将决议草案中“把蒋介石的代表从它在联合国组织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所非法占据的席位上驱逐出去”作为另一项议案另行表决,不过没有被通过。
随即台湾代表团退出联合国,同时大会通过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个国家提出的要求“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立即把蒋介石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的提案。
至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了中国在联合国唯一的合法代表,恢复了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多说一句,虽然说中国在二战结束时已经是联合国五常之一,但在当时的国际事务中依旧没有话语权。比如日本投降时大连港的国际化,而且苏联还对其有着特殊权利。可见,这个世界还是要靠实力说话的,只有自己强大才是真的强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